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主编邮箱 14299698@qq.com 新闻热线 0791-86847803
首页 | 要闻 | 国内 | 国际 | 银行 | 保险 | 股票 | 贵金属 | 理财 | 留言板 | 会议 | 专题策划
公司 | 基金 | 信托 | 债券 | 期货 | 融资 | 外汇 | 信用卡 | 人物 | 理财师 | 视频 | 财富俱乐部
主办单位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江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 |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 江西银监局 | 江西证监局 | 江西保监局 | 金融旧版
中国江西网金融频道

国际金价连续七天走低 中国大妈抄底变被套


    来源: 东方网    2013-05-20 10:44
更多新闻 GoGo  [ 浏览字号:  ]  投稿·热线  
0791-86849275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19日关注,4月、5月这两个月对黄金投资者来说是个残忍的季节。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减轻与美元汇率的上升,让黄金的抗通胀优势不断受挫,国际黄金价格连续走低。

  最近,黄金价格在连续七天下跌之后,18日更是创下近一个月以来的价格低点。与一个月前相比,各地黄金销售柜台也变得冷清起来,“抢金潮”正在迅速“退烧”。

  自4月12日国际黄金暴跌以来,“中国大妈”一战成名,横扫黄金300多吨,当时有人开玩笑说:中国大妈的扫货能力足以震撼全球,富起来的大妈们战胜了华尔街大鳄。

  然而,随着黄金价格的持续下探,“抄底”变成了“被套”。面对出手不到一个月就被套的冷酷现实,手握重金的“中国大妈”们该怎么办?

  在北京、江苏、安徽等地的金店抑或商场黄金饰品专柜,几周前还人山人海的情景已经被已门可罗雀所取代。金店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最近生意比4月底5月初时有所下降。

  金店负责人表示,现在一个早上十人,五一半个小时时段内就可以进十个人,人流量会比现在翻很多倍,销售业绩也是比“五一”同期下降了有50%。老百姓比刚开始要淡了一些。那100多万也有的,现在比较好一点就只有十几万。

  在装满闪闪发光金首饰的柜台前,偶尔也有消费者驻足停留,但是大多是咨询的,购买的消费者只在少数,和此前出手阔绰、挥金如土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与一个月前的热情冲动不同,如今无论是中国大妈还是华尔街精英都一致认为这一波金价下跌才刚刚开始,黄金熊市正式起步,至于熊市的期限,恐怕需要以年计,因此消费者抄底热情不高。

  自4月国际黄金暴跌以来,“中国大妈”一战成名,疯狂扫货。随后,在短暂反弹后,金价跌跌不休,不少“中国大妈”已经被套。

  经济学者马光远认为,众多消费在专业人士普遍看跌的时候,盲目加入抢购黄金的行列,其中夹杂着投资焦虑,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民众缺少投资渠道的现实尴尬。

  马光远:“我觉着这种投资焦虑症的最终症结对于黄金价格的暴涨暴跌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大家为什么要投资?大家为什么不敢拿钱,等于是逼着大家去投资,我们要么买股票、要么买房子、要么买黄金,那么黄金是所有投资品当中的一个选择而已,所以我觉着要改变目前的这种中国人见到什么投资什么、见到什么抢什么,见到什么像抢白菜一样的这个状况要改变。”

  资深经济媒体人刘戈则持不同观点,在他看来,大妈买金是正常的生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

  刘戈:“最近就是这一轮所谓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热潮里面,其实统计上有百分之六十主要是金饰品,所以对她们来说,价格的频繁波动并不那么重要。平时你去看在北京的“菜百”,这个品牌销售的也还是比较热闹的,只不过是这段时间价格就像很多商场价格打折一样,现在打八折我就拥进去买,就是这么简单。”

  但不可否认,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很多投资者已经被套,对此,中国黄金协会秘书长张炳南认为,黄金投资是一项长期投资,要立足长远。

  张炳南:“对全球的老百姓来说,投资黄金特别是投资实物黄金,应该主要是立足中长期的资产风险来规避金融市场波动的风险,投资实物黄金本身就是一个战略行为,他本身就应该着眼一个数年、数十年,甚至是包括整个家庭的资产代际传承,这一代传给下一代,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不要拘泥于短期,我上个星期买了这个星期跌了是不是就被套牢,我觉着投资实物黄金一定要立足于长远。”

  房子、股票、黄金,能概括出百姓投资之路的困境。青岛银行理财师沈晨友给出自己的建议,如果大家仅仅是以保障自己的资金不贬值,或者小有收益,稳健型的投资之路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沈晨友:“理财,我觉着现在第一还是建议长期投入做国债;第二就是买银行理财产品;第三是债券型基金这方面应该多关注下。”

 

编辑: 王娣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在线投稿↓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