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江西网 | 论坛 | 博客 | 社区 |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9913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主编邮箱 14299698@qq.com 新闻热线 0791-86847803
首页 | 要闻 | 国内 | 国际 | 银行 | 保险 | 股票 | 贵金属 | 理财 | 留言板 | 会议 | 专题策划
公司 | 基金 | 信托 | 债券 | 期货 | 融资 | 外汇 | 信用卡 | 人物 | 理财师 | 视频 | 财富俱乐部
主办单位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 江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 |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 | 江西银监局 | 江西证监局 | 江西保监局 | 金融旧版
中国江西网金融频道

联邦政府“关门” 美元跌幅有限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3-10-10 09:09
更多新闻 GoGo  [ 浏览字号:  ]  投稿·热线  
0791-86849275

  由于美国国会两党对2014财年财政预算未能达成协议,10月1日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关门”。尽管这是联邦政府自1996年以来的首度停摆,加之美国或将在10月17日触及债务上限,引发了业内较大担忧,但是外汇市场反应却相当平淡,美元指数并未出现大幅的回落,而是在80整数关口呈现出窄幅震荡整理态势。

  究其原因,一方面,尽管部分联邦政府部门被迫关闭,但是由于一切在计划中,市场对于联邦政府停摆早已有预期。另一方面,在未来的时间里很多事情都可以发生,毕竟前两次债务上限的上调都是在最后一刻完成的。此外,即使达到债务上限,美国财政部也不会直接违约,政府还是有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正常的支付,给两党谈判提供更多回旋时间。

  显然,美国的政治僵局源于以“医改法案”为焦点的两党之争。共和党保守派坚持将延迟或削减医改支出作为预算方案的一部分和提高债务上限的条件,而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则坚持要一个不附带条件、清洁的预算方案,认为提高债务上限理所当然。目前来看,经过一周的沟通,两党之间的分歧依然明显,短期内难达成实质性成果。

  不过,美国政府应该不会容忍政府违约的发生,因为这不仅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长期以来获得的“铸币税”好处也将消失殆尽。预计,迫于各方压力,两党将达成妥协方案,可能是一个短期拨款法案和适度上调债务上限的组合,从而让政府重新开张避免违约。最后的极限期限在11月前,尽管美国政府估计将在10月17日耗尽资金。

  历史上,美国债务上限曾被上调超过百次。自1980年以来债务上限调整次数就达39次,仅在奥巴马任期内债务上限就曾上调四次至16.4万亿美元。而两党间的预算谈判争议也曾导致1976年至1996年期间17次联邦政府关闭,但大多时间较短,不超过一周,只有1978年和1995年两次政府停摆时间超过两周以上。市场表现上,政治僵局时期,虽然预算和债务上限的谈判僵局将抑制企业投资,阻碍家庭消费,拖累经济增长,但短期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更多还是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走向,基本未造成太大的负面冲击。

  预计,此次“闹剧”对市场的冲击也不会太大,除非发生实质性的违约。一方面,美国财政赤字状况自2013年以来改善迹象明显,主权评级被下调的概率不大;另一方面,美联储仍未退出的宽松政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冲销风险;此外,共和党拙劣的预算谈判历史也昭示着此次谈判和前面几次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时间上会拖得久一些。

  至于对美元指数的影响而言就较为复杂,一方面,短期的政府停摆实质还是会打压市场对美元的信心,美元下行;但另一方面,如果风险逐渐增大,美元的短缺可能又会增加美元的避险特征,美元上行。当然,如果美国政府违约的最坏情况出现,美元受到打压是无疑的。

 

编辑: 朱云川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86847125  手机报:86847093   在线投稿↓   
 相 关 新 闻
中国江西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版权所有©中国江西新闻网    新闻:0791-86849275    广告:0791-86847125    手机报:0791-86847093    
赣ICP备案:赣B2-200503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20120039    新出网证(赣)字06号
网络视听许可:1407206号   文网文 [2009] 144号    赣演经字编号048
主管: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  中共江西省委外宣办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  主办:江西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