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走红但眼下面临增长瓶颈的百万医疗险,需要持续创新来带动发展。记者了解到,近日,一款不计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产品出现在市场上,与传统百万医疗险普遍设置1万元至2万元的免赔额有巨大差异。免赔额下降是否会带来理赔风险激增?未来,医疗险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
百万医疗险发展面临瓶颈
百万医疗险是短期健康险的代表性产品,因保额高、保费低等特点,自2016年以来快速在市场上走红。不过,近年来其保费增长承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方面,随着监管政策对短期健康险条款设计和产品销售的要求更加严格,市场在规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短期冲击;另一方面,各地兴起的惠民保在短期内也分流了百万医疗险的市场。
与此同时,百万医疗险的高保额、低赔付问题也被业界关注。根据各保险公司近期公布的数据统计,去年,110家险企短期健康险的平均综合赔付率约为40%,同时,从各险企短期健康险赔付率的中位数来看,近两年在40%上下。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赔付率水平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百万医疗险普遍设置了1万元至2万元的免赔额,很多消费者在社保报销后自付余额低于免赔额。而过低的赔付率不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
“目前百万医疗险发展面临瓶颈,亟待破局。”光大证券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
创新,是破局的必经之路。水滴保近期与华农保险联合推出一款“不设免赔额”的百万医疗险,经社保结算后,在保障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按照分级累进规则进行赔付。
免赔额从上万元直降至零元,会不会使理赔风险急剧增加?水滴保总精算师滕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设免赔额确实会带来一定的赔付增长,但通过赔付比例的设置,经过精算测试,赔付率上升幅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爱选科技联合创始人、北美精算师何剑钢对记者表示,从发展方向来看,降低免赔额是医疗险的发展趋势。目前来看,险企实行阶梯赔付是提高消费者感知的一种方式。若险企在免赔额上大幅让步,一般保费也会上涨,进入“高赔付、高保费”的模式。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认为,阶梯赔付提高了理赔频次,但对险企而言可能变相增加运营成本,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险企进行差异化探索
对于未来医疗险市场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从赔付率来看,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
在陈辉看来,当前短期健康险赔付率较低有非正常因素,例如,“零元加入”等销售方式导致退保率较高,再扣除3个月的等待期,消费者实际并未获得保障;同时,消费者尚未养成续保的习惯,频繁更换保险主体,需要重新计算3个月等待期。随着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赔付率也会上升。
从趋势上看,滕辉认为,如果短期健康险一直不调整价格,赔付率自身会缓慢上行,风险管控较弱的险企还可能面临赔付率快速上行的局面。因此,拉长周期来看,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前低后高是合理现象。
慧择财险利润中心总监唐景东表示,高风险客户更倾向于续保,如果续保客户占比不断攀升,也会造成短期健康险赔付率前低后高。
而从医疗险业务的差异化探索来看,水滴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一个方向是向下补充,即增加一些“高频低损”的责任设计来提升客户对保险理赔的体验感与满意度。
何剑钢认为,惠民保的发展分流了部分短期健康险市场,也促使后者加强创新,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例如降低免赔额。同时,保险公司需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市场经营,通过技术手段匹配风险保费,降低手续费,拓展业务量,通过多种措施达成相对平衡的业务发展模式。
唐景东认为,目前,次标体、高年龄段人群的医疗险市场仍为潜在空白,通过差异化产品设计解决这部分人群的保险需求,将成为未来短期健康险的探索方向之一。
众托帮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龙格对记者表示,尽管当前险企短期健康险的综合赔付率不高,但综合成本率并不低,未来短期健康险市场竞争必然进一步加剧,保险公司必须进行战略选择并加强科技应用,通过产品创新去拓展新市场,做大业务规模;调整渠道和费用,控制费用率。整体来看,短期健康险市场空间仍然很大,但险企经营结果必将出现分化。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