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民营银行通知储户,手机银行APP等线上渠道已开通出具存款证明服务;更有不少民营银行还在各类线上渠道用醒目的大字标明“我行已参加存款保险”。看似平常的宣传活动,背后原因之一或与近期部分客户对民营银行线上存款产品的信心有所下降密切相关。
储户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受近期部分地区村镇银行存款风波扰动,已有储户放弃了较高利息收益,从这些民营银行将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取出,转而存入利息更低的国有大行。亦有储户表示,以后将谨慎选择各类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存款渠道。
近年来,民营银行业绩增速放缓、高管和股东频繁变动等问题成为储户忧虑的因素。事实上,民营银行在新中国诞生至今也不过7年多,相较于传统银行,由于起步晚、缺乏线下网点、品牌知名度低、监管政策逐步收紧等,这些银行的负债不断提升,流动性风险压力加大。甚至部分银行铤而走险,打“擦边球”实施异地展业,或进行违规关联交易。
种种现象反映出,中小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安全已成为金融消费者关注和作出决策的重要参考。诚然,储户出于担忧取出存款的举动可以理解,但看待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问题也应当保持冷静,更应避免听信不靠谱的传言,造成不必要的个人经济损失,甚或引发更大的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7年以来一直运行平稳,个人、企业及其他单位的存款本金及利息均在保障范围内,甚至超出最高偿付限额50万标准的存款,也能通过金融机构市场化的手段化解风险,使个人存款安全进一步受到保护。包商银行个人储户存款的全额兑付,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随着监管部门近年来加大力度对重点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精准拆弹”,我国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316家高风险机构总资产仅占银行业总资产的1%。可以说,绝大部分民众的银行存款安全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制度的保障确实是我国金融机构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但要更大程度上打消客户的疑虑,取得客户更广泛的信任,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应进一步理顺股东股权和关联关系,打造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应扎实做好基础负债,在监管政策范围内创新产品和服务形式,加大与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实施差异发展战略,增加高质量服务供给,从而增强客户黏性。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