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首页
新闻热线:0791-86849275 ∣ 广告热线:0791-86847125 ∣ 手机报:0791-86849913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江西网金融频道 >> 综合

两个一线城市同日官宣“认房不用认贷” 京沪两地调整预期升高

2023-08-31

来源:证券日报        编辑:涂玉娟    

  8月30日晚间,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发布《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明确,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贷款购买商品住房时,家庭成员在深圳市名下无成套住房的,不论是否已利用贷款购买过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按首套住房执行住房信贷政策。该通知自2023年8月31日起施行。

  稍早,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外发布的《关于优化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亦明确的同样的内容。稍有不同的是,广州市这一政策的执行时点以2023年8月18日为界。即2023年8月18日0:00后签订个人住房贷款合同的,按新政策执行。

  “‘认房不用认贷’政策的落地执行,将使更多购房者享受到首套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有助于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和购房成本,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修复市场信心。”中指研究院华南分院总经理杨红侠对《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据悉,此前广州市、深圳市执行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均为30%,但从二套普宅的首付比例来看,广州市分为三个档次:无房且贷款已结清的首付比例为40%;有房且贷款已结清的首付比例为50%;贷款未结清的首付比例则为70%。深圳市为两档:无房有贷款记录的首付比例为50%;有房有贷款记录的首付比例为70%。

  “从广州市、深圳市在同一天出台的‘认房不认贷’政策来看,具有非常好的政策导向,且说明当前一线城市均有重点关注这一政策内容。”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预计,北京、上海两个城市也有望在近期加快出台落地“认房不用认贷”政策。

  一方面是三部门对外释放的强烈政策信号,另一方面,是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供求明显回落,这使得业内对于一线城市同步调整“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早有预期。

  仅以广州为例,根据中指院数据,7月份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连续4个月下滑,新房、二手房价格亦处在波动调整通道,市场预期偏弱。据初步统计,8月份广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规模延续小幅回落态势,同比降幅仍在30%左右,购房者观望情绪较重,市场持续低迷。

  在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看来,此次政策落地后,预计对于部分积攒的“卖一买一”购房需求,以及在外地有购房贷款但本地无房的购房需求释放会带来一定刺激作用,进而提升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另外,从房贷利率来看,目前广州市普遍执行的首套房贷利率4.2%,二套房房贷利率4.8%,因此,新政实施后不仅购房门槛大幅下降,月供压力也将明显降低。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直言,相比于广州市二套房40%至70%的首付比例来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执行标准更高,尤其是北京市,目前其二套房普宅的首付比例最低为60%,最高为80%,若其调整对二套房的认定标准,那么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将会更大。由此预计“认房不用认贷”政策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线城市不会全面实施,很有可能会在部分区域率先进行试点。

(作者:杜雨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工行
  • 农行
  • 中行
  • 交行
  • 建行
  • 兴业
  • 光大
  • 民生
  • 九江
  • 中信
  • 邮政
  • 浦发
  • 中国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
  • 中国人保财险公司
  • 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
  • 天安保险有限公司
  • 大地财产保险公司
  • 华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 安邦财产保险公司
  • 都邦财产保险公司
  • 阳光财产保险公司
  • 中国信保南昌营业管理部
  • 渤海财产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