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作为国民经济“压舱石”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纷纷拿出真金白银主动增持回购,传递对未来发展的信心。记者据同花顺iFinD统计,仅10月16日至10月21日(以下简称“6天内”),就有14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增持或回购计划。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多家大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布增持回购计划,一方面是为了稳定公司股价,另一方面也是向市场发出积极信号。企业的正面预期也为当前宏观经济的持续修复和增长提供了支撑。
数据显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6天内共有34家上市公司抛出控股股东增持计划。从数量上看,虽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仅有12家,占比仅为35.29%,但从绝对规模来看,不乏多个“大手笔”计划。
比如,中国建筑公告称,其公司控股股东中建集团拟在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最多增持总金额为10亿元。根据中国核电、中国铝业、三峡能源发布的增持计划,其控股股东的增持总金额最高均为5亿元。另外,中国神华、国电电力、内蒙华电、中国通号、中国铁建及海康威视,合计将最高获得控股股东19亿元的增持。华润微控股股东也明确将增持至少1亿元,中煤能源尚未公布控股股东具体的增持金额。
除了央企控股股东的增持计划外,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也“身体力行”积极行动。据同花顺iFinD统计,6天内亦有14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方案,其中,包括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秘书长张小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以雄厚资金纷纷抛出重量级的增持或回购计划,不仅向投资者传达了公司业绩稳健、发展前景明朗等信息,也激活了市场的交易活力。
从回购金额来看,14份回购方案的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约56.39亿元。其中,仅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拟回购金额就高达40亿元,占比约70.93%,其中,宝钢股份的拟回购金额遥遥领先。另外,从方案进度上看,4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正在实施中,宝钢股份仍位列其中。
具体来看,宝钢股份自10月16日晚发布公告称,拟用不超过30亿元的自有资金回购公司A股股份后,10月20日晚再次公告称,“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记者表示,大手笔回购一定程度上表明相关公司具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和稳定的盈利能力。此外,也说明公司认为自家股票被市场低估,回购可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相关公司价值。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