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做市制度不断完善,做市品种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券商加入申请做市业务资格的队伍中,并持续推进做市业务细分牌照的申请。3月22日,证监会对国联证券、光大证券申请相关做市业务资格提出反馈意见。
“做市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做市业务在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价格发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券商开始关注和投入做市业务,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积极申请做市业务资格
风险控制能力被看重
做市商制度又称报价驱动制度,是指在证券、衍生品等金融资产交易市场上,具有一定资本实力、信息资源和信誉的机构向交易的买方和卖方提供双边报价,并基于此报价接受交易者的买卖要求、促进交易完成的交易制度,做市商即为通过自有资金和证券提供双边报价的机构。
近年来,不少综合实力较强的券商纷纷加大对做市业务的投入,包括申请业务相关资格、设立业务团队、建设制度体系、配备专业技术设备以及人才团队等。例如,去年10月份,广发证券“一口气”拟申请上市证券做市交易、证券交易所债券做市、北交所做市交易三项业务资格。
不过,在券商积极申请做市相关业务资格的同时,监管部门不仅仅关注券商的资本实力及业务能力,还更加注重券商的合规及风险控制能力。3月22日,证监会对国联证券申请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资格、光大证券申请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同步提出反馈意见。
具体来看,国联证券拟由股权衍生品业务部负责股票期权做市业务的具体运作。目前,该部门已开展场外衍生品交易和量化交易业务。证监会要求国联证券说明相关业务之间的隔离情况,以及防范利益冲突、利益输送的安排。同时,国联证券在异常交易管理、风险限额管理、内部评级管理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公司需要补充提供有关整改情况并完善相关业务方案。
光大证券申请的是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证监会要求光大证券说明标的评审小组成员构成及职责,并补充科创板做市标的筛选标准。同时,对公司首席风险官是否具备开展上市证券做市业务相匹配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进行论证,并补充提供公司2023年各项做市业务经营情况等。
对此,江瀚表示:“首先,做市业务需要充足的资本作为支撑,以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因此,券商应该通过提升资本充足率、优化资金结构等方式,增强自身的实力,为做市业务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其次,做市业务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交易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券商应该加大技术投入,研发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交易系统和风控系统,提升做市业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最后,做市业务需要专业的人才来支撑,包括交易员、风控人员、研究人员等。券商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为做市业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平滑业绩波动
为券商带来更多盈利机会
“做市业务对资本规模、投研水平及风控能力具有一定要求,领先券商可依靠资金实力及投资交易经验来寻求价差收益,规模效应下业务集中度相对较高。券商需要先向证监会申请资格,才能分别向不同的交易所申请特定的板块股票做市权限。”广发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陈福表示。
一直以来,行业中拥有做市业务资格的券商还是少数。目前,有17家券商获批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除光大证券、西部证券外,东方财富证券正在积极申请中。同时,还有18家券商获批股票期权做市业务资格、13家券商获批股指期权做市业务资格、16家券商获批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15家券商获批交易所债券做市业务资格。
以科创板做市业务开展情况为例,头部券商实力凸显。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做市股票数量均超百只,分别为116只、110只。中国银河、国泰君安、国金证券的做市股票数量均超50只。
同时,政策持续助推做市业务的发展。2023年11月份,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重点关注券商做市、资管、参与公募REITs等业务风险资本准备计算优化,以及强化分类监管背景下拓展优质券商资本空间。
“做市业务正处于从机制完善到规模扩张的发展机遇期。”信达证券非银及中小盘首席分析师王舫朝表示,随做市制度持续推进,券商在债券、权益、衍生品、基金、公募REITs等市场的做市水平有望提升。相关市场经验表明,做市业务已成为头部投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和加杠杆方向,其业务收入有助于平滑券商整体业绩波动。
海通证券非银行金融研究首席分析师孙婷认为,目前,国内券商自营业务方向投资波动大且收益率依赖市场环境,面临不稳定性。相比之下,做市业务波动性较低,可以提升券商整体业绩的稳定性与韧性。参考海外投行业务结构,做市业务是我国券商自营转型的重要方向。
展望未来,江瀚表示:“做市业务发展空间依然广阔。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成熟,做市业务将在更多领域和更深层次上发挥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做市业务也将实现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券商带来更多的盈利机会。”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